
店主们要求要求先获临时住用证,以便能迁入营业。
疑因发展商基建没做好,当局拒发住用证,积罗路12间新店屋业主不只有店住不得,还得按月“白白”缴付3000令吉房贷,苦不堪言!
由于建筑物长期无人使用,导致不少设施因失修而损坏不堪。
据了解,这排店屋每间价值55万令吉,店主于2010年向发展商购买。
根据合约,建筑工程于2014年竣工,但迄今店主仍然拿不到住用证和锁匙,另一厢却又要缴付银行贷款及利息。
促发临时住用证
12名店主要求国家房屋局、地方房屋局发出临时住用证,让他们能够迁入做生意,而不是每个月白付贷款,无辜承担亏损。
店主召开新闻发布会,要求当局关注并解决问题。出席者包括何中兴、梁天送、李爱玲、黄亚妹、王财福、黎光汉及何仁美等人。
根据店主,当局曾于去年1月发出通知信给店主,表示要移交锁匙,并指店屋内应有的设施都已经完成,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。
积罗路店屋工程因基建未竣工,未能获住用证。
直到现在,虽然商店有了“外壳”,但店内基本设施,如马桶、水电供等都还没有。发展商所聘用的绘测师,因无法通过政府部门的批准而未能取得住用证。
更让店主们无奈的是,他们不仅面对有店入住不得,还得每个月缴付逾3000令吉的分期付款。
“店内已经开始出现失修的现象,如日益恶化的漏水问题,导致内部形如池塘,有者也因为漏水问题,导致天花板坍塌。”
店主们在过去曾要求县议会介入,如写信给地方房屋局以发出临时住用证,让他们可以迁入做生意,而不是“白白”缴付银行贷款,惟不得要领。
相关屋业发展公司负责人张先生受询时说,他需要和关丹的生意伙伴取得联系后,才能发表进一步谈话。
店主·何中兴
何中兴:当局曾交要移交锁匙。
沦为“非法”产业
发展商没有依照销售及购买合约,让我们合法购买的产业沦为“非法”。
我们希望有关当局可以发临时住用证,让我们可以做生意。而不是平白每个月缴付贷款。虽然店屋没有获得住用证,但大家缴还银行贷款近两年了,每个月的款额为3000令吉左右,负担很重。
我们无法迁入做生意,却要承担额外开支,就连要讨锁匙也没有下文。
店主·梁天送
梁天送:店内的屋顶严重漏水,天花板也坍塌了。
店屋形同废墟
投资了血汗钱,也向银行贷款,但店屋却形同废墟。
店主们也曾数次与发展商联系,希望对方给店主们一个交代,但迄今没有明确下文。
我的店已经破损不堪,屋顶严重漏水,甚至其中一幅天花板也坍塌了。
发展商的绘测师须通过各个政府部门批准确定店屋没有问题后,才能发出完工及落成准证。但是,现情况,也不知道几时才能有住用证。